会同县坪村镇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同志的故乡,辖区内的粟裕故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用好用活红色教育资源,抓细抓实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坪村镇以建设乡镇“红色党校”为抓手,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知识素养和工作水平,打通基层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


       打好“三张牌”,建强培训阵地


       坪村镇党委严格对标县委要求,在县委党校和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于2022年1月底在全县率先开展乡镇党校试点建设并挂牌开班。一是抓队伍 “关键牌”,在“实”字上下功夫。明确乡镇党校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设校务委员会,校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常务副校长由党委专职副书记担任;校务委员会委员由党委委员担任,实现了机构、人员和职责的“三落实”。二是抓阵地“建设牌”,在“优”字上下功夫。完善党校办学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利用政府会议室空间大、设施好、设备齐的优势,选定为党校主教室,设置乡镇党校标识,配齐教学设施,实现了“有组织机构优化架构体系、有培训场地优化资源配置、有师资队伍优化人员结构、有培训计划优化活动方案、有管理制度优化责任体系”的“五有五优”标准。三是抓学习“服务牌”,在“活”字上下功夫。整合粟裕纪念馆、粟裕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打造木臻村到新屋村路段“长征路”现场教学基地,让农村党员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到党性教育。


       突出“三个新”,提升培训实效


       壮大乡镇党校师资队伍,注入红色党校“新活力”。建立全镇教育培训师资库,师资队伍除了有党政领导、党校老师、理论宣讲团成员外,还积极邀请科技特派员、先进模范人物、老党员、返乡务工经商能人、“土专家”、“田秀才”等优秀基层人才加入,为镇党校师资队伍建设添入了“新活力”。开拓教育平台,打造红色党校“新阵地”。组织镇政府党员干部、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大型清廉文化宣讲会,通过上专题党课、播放警示片、开展廉政法规知识讲座、邀请粟裕纪念馆讲解员述说粟裕大将的廉洁故事,让党员们思想上受教育,心灵上受洗礼,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丰富教学内容,塑造红色党校“新水准”。逐步丰富乡镇党校研讨式教学、问答式教学、视频式教学、现场式教学等教学方式,通过让党政领导讲政策法规,党校教师讲理论教育,科技特派员讲专业技术,模范人物讲正能量故事,经商能人讲致富经验,乡土人才讲农业技能,确保党课内容既有“党味”又接“地气”。今年以来,镇党校已累计开班3期,培训人数360余人次。


       围绕“三字决”,推进常态长效


       坪村镇党委政府将乡镇党校作为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的主要渠道和思想阵地,精心设置培训课程和班次,真正让乡镇党校成为农村党员干部的“充电站”。一是完善制度,立足“全”字强管理。完善党校“三制度”(校务委员会例会制度、教育计划制度、教研活动制度)“三守则”(校长守则、教职员守则、学员守则)等各项规章制度,让党校工作开展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二是科学谋划,突出“早”字做文章。镇党校在年初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根据乡村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发展等中心工作,科学安排教育培训的班次设置、课程规划、授课师资、培训时间,经党委会研究通过后上报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备案,确保教学的质量。三是强化责任,注重“严”字出实效。为防止培训表面化、程序化、庸俗化,坪村镇党委将党校的规范化建设作为履行党建责任制的重要抓手,建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档案,严格学员考勤管理,把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党校正常运行,真正发挥作用。


点赞(5)
返回
顶部